返回首页

登录 / 注册

网站地图

广告 广告

• 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 物流学院 > 名词解释 >正文
  • 阅读量
  • 收藏
  • 480
  • 分享

说说托盘标准问题

  托盘的标准问题,由来已久,争论也很大。主要焦点在于两点:其一是采用什么规格,其二是采用几个规格。从表面上看,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。但更加重要的是要理解背后的逻辑,才能做到对标准的准确理解,并灵活应用于实践。本文就说说这方面的问题。

  01

  托盘标准:历史的演变

  关于托盘的标准化,ISO最早于1961年就颁布了第一个标准版本。建议采用3个尺寸:800mm*1200mm,800mm*1000mm,1000mm*1200mm,后来几经修订,推荐尺寸也在不断变化。到了1988年,ISO颁布了一个国际标准《联运通用平托盘 主要尺寸及公差》(ISO6780:1988),推荐了4个规格:1200mm*1000mm,1200mm*800mm,1219mm*1016mm,1140mm*1140mm。这一标准沿用至今,并在2003年进行修订,增加了2个规格(表1):

  我国的托盘标准,最早是1982年颁布的《联运通用平托盘 主要尺寸及公差》(GB/T 2934 :1982 ),到了1996年,进行了第一次修订,直接引用了ISO6780:1988标准。2007年,由吴清一教授主持修订的版本,是第一个针对我国国情的标准,即《联运通用平托盘 主要尺寸及公差》(GB/T 2934:2007)。在这一标准中,经过大量的调研和探讨,仅保留了2个ISO的尺寸,即1200mm*1000mm和1100mm*1100mm,并建议优先采用1200mm*1000mm规格的托盘。2024年,这一标准将再次修订(尚未批准颁布),将增加了1200mm*800mm规格尺寸。ISO的标准演变,显然是参照了各方的现实情况及基本诉求。

  最早的规格,主要是考虑欧洲的实际使用情况,以1200*1000和1200*800为主,后来考虑到美国的实际情况,增加了英制48in*42in和42in*42in两种规格,再后来,随着日韩的加入,1100mm*1100mm和1140mm*1140mm规格。当然也考虑了国际海运集装箱的尺寸2330mm的因素。这可以看成是国际贸易促成的结果。

  02

  正确看待ISO标准与国家标准

  标准是历史演变的产物,反映的是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类的认知和诉求。国家内部的联运是一回事,而在洲际联运过程中,各国寻求一致的标准是至关重要的。从ISO的演变可以看出,标准的制定,仅仅反映出主要工业国在输出产品时所遵循的由内而外的标准。最早是欧洲,然后是美国的加入,最后是日、韩的加入,标准随之改变。

  ISO无法协调各国的利益诉求,各国又不想主动放弃习惯做法,于是,就出现了众多的规格,甚至公制和英制混杂的现象。

  但有两点是明确的:其一是,每个国家所遵循的标准还是比较单一的,如欧洲主要是1200*1000以及1200*800,美国主要是1209*1016以及1016*1016(对应英制48*42和42*42),而日韩主要采用1100*1100以及1200*1000规格;其二,每个国家其实并没有实现绝对的标准化。很多标准之外其他尺寸还在不断出现和使用,并且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。

  相比欧美,我国经济起步较晚,所以在标准制定过程中,最开始基本上是以欧美标准为参考的,总体上缺乏自主性。GB/T 2934:2007之所以意义重大,就是因为我们终于明白了托盘标准制定的意义所在。

  即标准是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服务的,不存在为某个集团服务,也不存在单纯为外国服务。

  大道至简,对托盘来说,越少的规格,其适应性越高。越多的规格,只会增加混乱。我国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明确采用公制和放弃英制的战略方针,因此,有关英制的规格,就不应该成为标准,正是基于这一点,有关英制的规格也就从一开始就排除在我国托盘标准之外。

  标准的制定要关注对外贸易和对内循环两个方面。这两个方面的诉求往往并不一致。如何协调,并不容易。因为外部的世界千变万化,我们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国家和地区。因此,以我为主,寻求最大公约数的策略才是正确的选择。1200*1000规格正是基于这一原则确立的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,对每个企业来说,如果产品是销往某个固定的国家或地区,完全可以采用定制化的方式。这是标准所允许的,也是企业需要灵活掌握的。

  03

  如何理解和应用标准

  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思维方式是,托盘标准的制定不是要托盘去适应某种产品,而是要促进未来的产品设计去适应托盘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采用唯一的规格尺寸,是托盘标准的不二选择。令人欣慰的是,GB/T 2934:2007已经做到了这一点。之所以还保留了1100*1100规格的托盘,可以视作为照顾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的基本诉求(尽管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必要,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完全合理的一种选择)。但优先选择仍然是1200*1000。

  或许有人会问新修订标准加入了1200*800的合理性问题。我个人觉得,按照GB/T 2934:2007的思路,将1200*1000建议为优先选择,再列示几种ISO的规格尺寸或其他规格,是完全可以接受的,也是在与世界交流中一种策略。其本质是照顾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现状和诉求,给国内企业提供参考。

  但在国内的循环体系应用中,则只能采用唯一的规格,就是1200*1000。否则,更多的规格只会增添管理的难度和实施成本,这与制定标准的出发点是背道而驰的。

  人们在理解标准的同时,更要充分理解标准应用的场合是什么?ISO6780:2003所揭示的道理,从标题就已经非常明确,即洲际货物流通过程中要遵循的标准。而GB/T2934:2007所关注的是联运过程中的平托盘。既有对外交流部分,也有对内循环部分。

  从这一点看,两者虽然有重合部分,但又不完全一样。从对外交流(既有进口,也有出口)部分看,ISO为我们指引了方向,但在实际应用中,要具体到交流的是哪个国家,所以,标准引用是有区别的,并非是遵循了标准就可以了。欧洲、北美、日韩三者,其实就存在很大的不同;对内联运部分,则属于我们要优先采用的部分,这时要越简单越好。

  不要去追究选择1200*1000的理由,因为除了调研的结论外,还有其对国情的适应性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一系列要考虑的因素。但无论选择哪个规格,都会舍弃其他的选择,而舍弃的理由都将是不充分的。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,就是要引导行业统一思想,确定一个唯一的选项。在很多非流通场合下,标准推荐并非是强制的。

  如制造业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中,有很多是采用非标的托盘。但采用标准托盘仍然是有意义的。即在成品和原材料储存方面,其实企业的行为是不封闭的。尤其是产品的包装规格,更是与社会密切相关。当然,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,有时非标选择可能更加合理。我国烟草行业事实上就存在这种现象,为了适应卷烟产品,行业内制定了托盘标准,其规格尺寸与国标是不一致的。这种情况并非个例,也是合理的。

  04

  标准制定的意义是什么

  到目前为止,行业中理解托盘标准化的意义,主要是两点:其一是在对外贸易中,能够采用符合目标国的标准或国际上船运和汽运的要求,以完成联运托盘在联运过程的快速交接,提升空间利用率和减少交接的时间。这是ISO标准最初的出发点。其二是在托盘共用体系中,只有标准的托盘才能实现循环共用,否则将困难重重。我们制定托盘标准的最初目的也是如此。可以说,托盘标准主要是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问题。

  其实,托盘标准化的意义远不止如此,其向上下延申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出供应链的范畴。

  例如,确立托盘标准,将对货物的包装设计乃至产品本身的设计产生指导意义。

  在此前的工业品生产过程中,由于缺乏对仓储和物流重要性的理解,包装规格往往是随商品规格尺寸而随意变化的。如鞋子的包装盒,有些大型企业居然有200多种规格的包装盒,这样的结果是大大增加了包装盒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,尤其是物流成本也大幅度增加。而产品本身的设计,也缺乏更多的限制,设计者很难将产品设计与包装的规范性联系起来。

  又比如,在过去的物流规划中,常常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分析货物包装,从而根据包装情况设计出托盘及装载规则,大大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和成本,也使得整个行业的非标现象非常突出,物流效率大打折扣。此外,如果托盘的标准化问题得到解决,不仅产品包装问题得到了解决,就连货架、分拣机、堆垛机、叉车的标准化也随之解决,因为大家有了一个统一的基础。

  更进一步,载货汽车、道路、桥梁、建筑的设计也将有明确的参照物,托盘标准化,将彻底改变人类在产品设计、包装设计、物流设计、建筑设计、道路桥梁设计方面的思维方式,从而结束长期以来的混乱局面。人类的思维,有时会受惯性思维的影响,陷入惯性思维的漩涡而不能自拔,从而失去了创新的能力。有时又会受立场的限制,或局部利益的影响,从而把自己的思路引入到歧途。

  有时又会因为某一个很小事情的干扰,而使自己钻牛角尖。其实,运用第一性原理,从事情的本源出发,寻求最简单的解决方法,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。我们如何看待托盘标准化这一问题,也是如此。

  本文来源于伍强智能科技,不代表九州物流网(http://www.wl890.com)观点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,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,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

关键词: 仓储,行业,发展